(资料图)
最近几天,印度在西方国家的眼中变得格外炙手可热:6月5日,美国防长奥斯汀对印度展开了访问,会见了印度防长;奥斯汀前脚刚走,据多家印度媒体报道,德国防长鲍里斯·皮斯托利乌斯于6月6日访问了印度。两国防长前后脚访印,纷至沓来,看来印度防长辛格这段时间有得忙了。据《参考消息》在6月6日的报道,皮斯托利乌斯在结束与辛格的会面后表示,他将会在回国后和德国各大军火企业沟通,加强德印军事合作。皮斯托利乌斯说,虽然自己没有“随身带着合同”,但是支持德国向印度提供武器装备的态度是非常坚定的。
图一:《参考消息》发布相关报道有趣的是,就在前一天,美国防长奥斯汀也表示,愿意帮助印度军队建立“弹性供应链”,和印度一道合作研发和生产武器装备,从而减少印度对俄罗斯武器装备的依赖。两天内,美国和德国两国防长主动提出愿为印度提供武器装备,由此看来印度的“面子”着实是不小的。美国和德国拼命拉拢印度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要拔除俄罗斯在南亚最大的合作伙伴,让俄罗斯陷入空前孤立之中。而一个大量使用俄罗斯武器装备的国家是不可能反俄的,印度陆军装备了超过1000辆的T-90坦克和几乎同等数量的T-72坦克,空军则装备了300多架苏-30MKI战斗机。大量的武器装备除了让印度在政治外交领域不可能与俄罗斯决裂外,还让印度每年都花费巨资从俄罗斯购买武器配件,让俄罗斯挣得盆满钵满。只要降低印度对俄罗斯武器装备的依赖,则可以在政治外交上孤立俄罗斯的同时,切断俄罗斯的重要收入来源。
图二:印军中俄式装备占比极大我们此前分析过美国难以让印度摆脱对俄制武器依赖的原因,其主要是因为美国自己的武器产量也非常有限。假设美国想要降低印度陆军对俄制T-90S坦克的依赖,那么至少得向印度提供1000辆及以上的M1A2坦克。然而M1坦克的生产商通用动力公司早就关停了M1坦克的生产线,只将老式的M1坦克或M1A1坦克改装为M1A2,而且产量只有每月30辆左右。这点可怜的产量,还要被美国陆军、海军陆战队、波兰、和乌克兰等国的订单瓜分。要想凑够上千辆取代T-90S的M1A2坦克,恐怕得等上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所以我们说,美国的军工生产能力是不足以让印度和俄罗斯武器装备“脱钩”的。
图三:西方军工产能属实有限既然美国一国的军事装备产量有限,那就拉上盟友一起来。德国的军事工业能力之强大有口皆碑,豹-2系列坦克总共生产了将近4000辆,行销至全球十几个国家;德国的PzH2000自行榴弹炮也总共生产了近400门,奥地利、荷兰、澳大利亚等多个西方发达国家都采购了该型火炮。而且最近PzH2000自行火炮还被投入到乌克兰战场,经受了实战考验。虽然由于几十年来刀枪入库的国防政策,德国的武器产量同样低得惨不忍睹,但若和美国一道为印度提供武器装备,那么让印度降低对俄制武器的依赖,乃至最终用西式武器取代俄制武器的可能性至少得到了一些提高,让这个计划不再是天方夜谭,而是拥有了一定的可行性。这或许就是德国防长紧随美国防长之后访问印度的原因所在了。
图四:北溪管道被炸,对欧洲能源供应产生了巨大影响不过德国的加入也不过是让这个本来毫无可行性的计划变得象样了一些而已,实际上无法改变印度对俄制武器的依赖。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二:第一,正如前文所述,德国的武器装备产量也惨不忍睹,此前就有多家媒体报道,由于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德国的炮弹储备仅够德军使用两天。如果说美国还有提升武器装备产量的希望的话,那么随着“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德国能源价格不可能再回归低价,德国扩充产能的希望早已断绝。即使有德国的帮助,也只是聊胜于无,让美国凑够武器的耗时缩短几个月而已。
图五:欧美等西方国家近年来对印度的拉拢力度不断加大第二,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本就是以俄制为主,以多国制造为辅构成的。多年来,印度军队都为武器装备“万国造”而感到头疼,还是拿印度的装甲部队举例,现在的印度装甲部队既装备着俄制T-90、T-72坦克,还装备了国产的阿琼坦克,然而配合坦克作战的自行火炮却是韩国生产的K-9火炮和俄制的BM-30火箭炮。现在印度的后勤补给体系就已经足够混乱了,而且因为万国造的武器采用的通信系统不同,所以印度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也非常羸弱。如果美制和德制的武器装备再掺和进来,印度武器“万国造”的局面将会进一步恶化。
所以,美国用西式装备取代印度所用的俄制装备的想法完全是一厢情愿,理论上看的确有着很好的前景,但却根本没有什么可行性,即使有德国的帮助也不行。